赌博平台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赌博平台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2013级全日制博士生及长学制硕士生听取《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3-28 点击: 分享到:
<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R> <BR>关于2013级全日制博士生及长学制硕士生听取《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通知<BR>主讲人:多伦多大学  朱晓东 教授<BR>听课学员:<BR>2013级全日制博士生,2013级长学制硕士生及学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BR><BR>课表(教学安排):<BR><BR>&nbsp;<BR><BR><BR><BR><BR>朱晓东教授《高级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BR><BR><BR><BR><BR>讲座主题<BR><BR><BR>时间<BR><R><BR>地点<BR><BR><BR><BR><BR>1.增长与发展的若干基本事实<BR><BR><BR>3月31日8:30-11:30<BR><BR><BR>教学楼8楼报告厅<BR><BR><BR><BR><BR>2.长期经济增长<BR><BR><BR>4月1日8:30-11:30 <BR><BR><BR>教学楼8楼报告厅<BR><BR><BR><BR><BR>3.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BR><BR><BR>4月2日8:30-11:30<BR><BR><BR>教学楼8楼报告厅<BR><BR><BR><BR><BR>4.资源重置与总量生产率<BR><BR><BR>4月2日14:30-17:30<BR><BR><BR>教学楼8楼报告厅<BR><BR><BR><BR><BR>5.金融改革、货币政策与通胀<BR><BR><BR>4月3日8:30-11:30<BR><BR><BR>教学楼8楼报告厅<BR><BR><BR><BR><BR><BR> <BR> <BR> <BR> <BR>&nbsp;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朱晓东教授个人简历<BR>教育背景:<BR>1991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随机增长模型中的最优财政政策》;<BR>1985年7月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BR>1982年7月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BR>研究领域:<BR>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公共经济、财政经济<BR>工作履历:<BR>2004-至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BR>1997-2004: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BR>1992-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院助教;<BR>1991-1992:J.P.摩根证券公司金融衍生品研究员;<BR>1989-1990:J.P.摩根证券公司暑期副研究员。<BR>项目资助:<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中国增长奇迹的原因》,资助金额5.6万美元,2008-2011年;<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结构转型和总体经济表现的障碍》,资助金额6.8540万美元,2004-2007年;<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城市、农业、人口与增长》,资助金额5.9万美元,2001-2004年;<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财政冲击和财政风险管理》,资助金额4.4万美元,1997-2000年;<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收入分配、政府政策与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特征》,资助金额4.4万美元,1994-1998年;<BR>院长旅行资金,资助金额0.2万美元,2000年;<BR>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中国区域增长》,资助金额0.3万美元,1998年;<BR>摩根证券公司资助项目:《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资助金额3万美元,1994-1996年;<BR>Connaught 新员工资助项目:《最优与时间一致政策》,资助金额1万美元,1992-1994年。<BR>公开出版:<BR>《快速发展经济体的潜在产出评论:来自中国、美国与欧盟的案例比较》,《评论》,2009年7月,343-348页,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BR>《中国增长与结构转型》(与Loren Brandt and Chang-Tai Hsieh合著),《中国的巨大经济转型》, 2008年,569-632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BR>《农业与生产力总值:一个定量跨国分析》(与Diego Restuccia and Dennis Tao Yang合著),《货币经济学》,2008年3月,第55卷第二期,234-250页。<BR>《中国银行部门与经济增长》(与Loren Brandt in Charles Calormiris(ed.)合著),《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2007年,86-136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BR>《中国长期增长的国际层面》(与 Loren Brandt and Thomas G. Rawski合著),《中国的崛起与亚洲影响力的平衡》,2007年,14-46页,匹斯堡大学出版社。<BR>《利用金融市场信息强化加拿大财政政策》(与Huw Lloyd-Ellis 合著),《公共财政管理》,2006年第6卷第二期,151-185页。<BR>《税收与随机利率平滑:克林顿的财政遗产的重估》(与Huw Lloyd-Ellis and Shiqiang Zhan),《货币、信用与银行》,2005年8月,第34卷第4期,699-724页。<BR>《不确定模型下的巨灾风险分化》,《现代统计发展与相关主题》,2003年,179-88,页,世界科学出版公司,河边,新泽西州。<BR>“何为中国:关于中国增长和通胀(紧缩)的长期视角”(与 Loren Brandt合著),《转型中的东亚经济和安全挑战》,A.E. Safarian and Wendy Dobson主编,2002年,49-72页,多伦多大学出版社。<BR>“差别繁殖力和父母投资的性别歧视,”(与Aloysius Siow 合著),经济动态评论, 2002年10月,第5卷,999-1024页。<BR>“财政冲击和财政风险管理”,(与Huw Lloyd-Ellis合著),货币经济学,2001年10月,第48卷第二期, 309-38页。<BR>“软预算约束与通货膨胀周期,”(与Loren Brandt合著),发展经济学,2001年4月,第64卷第二期,437-57页。<BR>“一个分权经济中的再分配:中国改革时期的增长与通货膨胀”, (与Loren Brandt合著),政治经济学报,2000年4月,第108卷第二期, 422-39页。<BR>“金融结构与宏观经济稳定:台湾和中国大陆比较”,《提高国际竞争力:台湾的经验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1999年,143 -57页,中国经济出版社。<BR> “工厂和公司的创造”(与Aloysius Siow合著),经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1997奶奶11月,第22卷第1期,141-78页。<BR>“内生资本利用、投资者努力与最优财政政策”,《货币经济学》,1995年12月,第36卷第3期, 655-77页。<BR>“最优财政政策的随机增长模型中”,《经济理论》,1992年12月,第58卷第2期,250-89页。<BR>“趋势估计与空间相关的自相关效应和时间抽样计划”(与G.C. Tiao等合著),地球物理环境,1990年,95期,20507-517页。<BR>“随机变量的群相关”(与Yaoting Zhang合著),中国应用概率统计,1988年第4期。<BR>主编书籍:<BR>主编《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一书,泰勒和弗兰西斯有限公司出版社出版,2007。<BR>论文成果:<BR>“了解中国的增长:过去,现在和未来”,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杂志邀请撰稿,2012。<BR>“中国跨越时空和部门的要素市场扭曲”,(与Loren Brandt and Trevor Tombe合写),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杂志,2010修订版。<BR>“农业现代化与长期增长”(与Dennis Yang合写),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杂志,2009修订版。<BR> “中国增长的原因”,(与Loren Brandt合写),2010。<BR>学术兼职:<BR>2002年至今,任中国清华大学特聘教授;<BR>2010年至今,任苏黎世大学“机构、政策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员;<BR>2009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研究员;<BR>2011年5月,任香港金融研究所研究员;<BR>2006年春,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学系客座教授;<BR>1999年秋,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客座副教授;<BR>2010年至今,任中国经济评论共同主编;<BR>2004年至今,任中国经济学杂志主编;<BR>2005-2009,任中国经济评论编委会委员;<BR>2001年至今,任中国经济季刊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BR>2000年至今,任经济与金融年刊副主编;<BR>2002-2003年,任中国经济学会副主席;<BR>从2009起至今,“清华宏观经济学研讨会”组织者;<BR>2010-2011年,“中国经济会议”组织者;<BR>2009年9月,“中国储蓄与投资清华专题讨论会”组织者;<BR>2010年1月,“中国宏观经济多伦多专题讨论会”组织者;<BR>2006年8月,“北京远东计量经济学会”组织者;<BR>2003年11月,“加拿大宏观研究团体会议”组织者;<BR>2003年6月,“中国经济学家协会年度会议”组织者; <BR>2002年1月,“美国经济协会会议”组织者;<BR>1997年11月,“加拿大宏观研究团体会议”组织者;<BR>1995年5月,“加拿大理论研究团体会议”组织者。<BR>受邀为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温莎大学选聘教授的外部评审专家<BR>评审专家:<BR>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研究、国际经济评论、经济动态评论、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公共经济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杂志、发展经济学杂志、欧洲经济协会、银行与国际金融杂志、税收与国际公共财政杂志、加拿大经济学杂志、中国经济评论、香港研究资助理事会评委、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评委、加拿大研究评委会主席<BR>教学活动:<BR>本科生:<BR>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高阶)、经济增长:理论和证据、风险管理及长期经济增长:历史与理论观点(新开设)<BR>研究生:<BR>经济学(面向博士的数理统计研究)、经济学(面向博士的宏观经济研究)、经济学(增长理论专题)、经济学(风险管理经济学)、经济学(为MFE学生开设的宏观经济理论)<BR>博士指导:<BR>指导教师,Trevor Tombe: “二元经济贸易和收入的差异”,2011年。<BR>(初次就业:威尔弗雷德劳里埃大学)<BR>指导委员会成员,Baran Doda:宏观经济学,2010年。<BR>(初次就业: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后)<BR>指导委员会成员,Qing Liu:国际经济学,2008年。<BR>(初次就业:清华大学)<BR>指导委员会成员,Aamir Rafique Hashmi:市场结构、创新、机构和技术采用,2007年。<BR>(初次就业:新加坡国立大学)<BR>指导教师,Tasso Adamopoulos:宏观经济学与发展,<BR>2005年。<BR>(初次就业:约克大学)<BR>指导教师,Constantine Angyridis:动态最优财政政策,<BR>2004年。<BR>(初次就业:瑞尔森大学)<BR>指导教师,Yiguo Sun: 关于半参数自适应估计和巨灾证券的实证分析,2002年。<BR>(初次就业:圭尔夫大学)<BR>指导委员会成员,Xian Yang: 周期性风险厌恶和跨期替代的资产定价困惑调查,2001年。<BR>(初次就业:Algorithmics 公司)<BR>指导委员会成员,Gregory Gagnon: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2000。<BR>(初次就业:瑞尔森大学)<BR>指导委员会成员,Sanjit Dhami: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形成和演化,1997。<BR>(初就业:埃塞克斯大学)<BR>指导委员会成员,Dajiang Guo:从货币期权隐含的随机变异,1996。<BR>(初次就业:圭尔夫大学)<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学校赌博平台 数据库 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