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有感
陕西彬长生产服务中心 李绪强
60多年前,一批年轻科技精英、专家教授,放弃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和优越,抛家离舍、携亲带子,来到当时尚显落后贫瘠的西安城外,在一片麦田上挖土搬砖,开启了一座如今已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的快速建设。
2020年9月下旬,陕西陕煤彬长矿业公司分两期在赌博平台-线上赌博平台-正规赌博平台
组织举办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培训班。培训期间,在班主任王楠老师的带领下,我和第二期学员一起,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通过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模型的参观和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我认真了解了交通大学整体搬迁的历史过程,心潮澎湃,感动至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文、周恩来总理组织的专题会议、彭康校长带领专家教授麦田里现场勘察、留学归国教授陈学俊一家六口西迁前的留影、草棚大礼堂下的讲座、历任校长和各届著名学子风采以及著名科研成果展示等等。这些影像图片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舍弃繁华、义无反顾,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工业和国防建设平衡考虑,提出了一系列调整方案。195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迁,这是新中国调整工业建设布局、文化发展布局、高等学校布局的一次重大决策。西迁方案是在教育部和交通大学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作出的重大决策。
1955年5月10日,交通大学校长彭康与“五大教授”程孝刚、朱物华、钟兆琳、朱麟五、周志宏和总务长任梦林等,从上海繁华的都市来到西安城外丰收在望的麦田考察选址。这片不时有野狼嗥叫的田野,就是如今西安交大的校址。
带着“支援西北建设”的重任和使命,交大人完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1600多公里的大迁徙。1956年6月2日,西迁先遣队伍出发。8月10日第一批西迁师生员工和家属踏上西去的专列。这当中既有著名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甚至包括有炊事员、理发师等后勤服务人员。在那趟从上海开往古都西安的特殊专列上,每个人都手持一张粉红色“乘车证”。“乘车证”正面,除一列疾驶西行的火车图案外,还醒目地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列车经过49个小时长途奔波,终于开进了西安车站。
“自己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面对国家的号召,面对迁还是留的选择,交大教职工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投身西部教育事业。有的把自己的工厂股份、洋房卖掉,或捐献给国家,举家西迁;有的辞别久病的父母,只身踏上西迁的征程,站到了西部开发的最前沿。
身体力行、教书育人,在西北高原上扎根!
得知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时,蒋大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奠基人)正在清华大学为全国自动化训练班讲课,他立即和在北京的其他交大教师一起联名发回响应电报,旗帜鲜明地拥护学校西迁。后来,蒋大宗一家三代七口都随校迁往西安。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他只身来到大西北,天天吃集体食堂,全然不顾自己已是花甲老人。连周总理都说,钟先生年纪大了,以留在上海为好。但他还是满怀豪情带头迁校,硬是在一片空地上建起西安交大第一个电机实验室。
万百五教授(中国大系统理论与应用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家里的独子,父亲是中国动画创始人之一万古蟾。西迁时,他辞别年迈的父亲,来到西安。由于夫妇两人工作忙,两个孩子出生后就送到上海交给家里照管。先是爷爷照顾孩子,后来孙子大了一些,又照顾爷爷,还要上台讲课、做学术研究。
杨延篪教授1929年生于香港,1954年到交大担任助教。回想当年西迁的艰苦环境,他记忆犹新:“那时我们戏称‘晴天扬灰地,雨天水泥地’。抵达西安时正值大雨,一下车脚就陷进泥里,还有很多同学滑倒。”
朱城教授(中国工程力学专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机械专业成绩最优者,于上世纪50年代初回到母校交大,创办了工程力学专业。迁校时朱城带头来西安,并把第一届力学专业学生招进西安新校。除了吃饭睡觉,他把一切时间精力都用在新专业的兴办和发展上,平时家里也支着黑板。授课之余,他抓紧每一分钟编写急需的讲义教材,著成堪与国际大师铁木辛柯相媲美的中国版《材料力学》。他攻克堡垒和兴办新专业出了名,北大等校竞相请他讲课。在艰苦环境下长期超负荷工作,朱城累倒在岗位上,1959年以急症去世,年仅39岁,成为迁校后身殉事业的第一人。
朱继洲教授说:“西迁三年后,学校师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每日里粗粮野菜、缺油少糖,许多人病倒了,他们带着浮肿病、肝病,坚持教学、坚持劳动、坚持基本建设、坚持为兴办新专业而‘边干边学’,为了交通大学这棵在上海生长了60年的大树,能够在西北高原上顺利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了在大西北建设起又一所新的交通大学,他们没有怨言,咬紧牙关从困境中踏踏实实地迈开步伐,战胜自然灾害、战胜心理上的脆弱,坚定地站稳了脚跟,使西安交大成为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之一。”
一位位专业翘楚,一个个育人典范。60年后,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15位依然健在的老教授,在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写道,“党要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始终同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这就是西迁人的信念和追求。
因陋就简、忘我奉献,打造西部最高学府!
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马路不平。当时“西迁”初期的西安交大,校园兔子跑,入夜有狼叫。校门口来去的多是马车驴车,进城是一条疙疙瘩瘩的石子路。而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导致生活更加困难,吃饭都成为棘手难题。
印象最深的还有模拟草棚大礼堂的屋顶和一张彭康校长在草棚大礼堂为数千名学生作报告的照片。据讲解员介绍,当年西迁初期,由于资金紧张,没有办法建造一座大礼堂,彭康校长组织专家教授,自行设计了一座简易礼堂。为了尽可能容纳更多的学员,彭校长他们就想出了采用南方竹子捆绑成柱做框架、用茅草做屋顶的容纳五千人的大礼堂。建成后成为大型讲座、大型会议的主要场所。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礼堂棚顶高悬、四周宽敞,一缕缕阳光透过屋顶的缝隙,直射到专注听讲的学子们身上,形成一幅别样的风景。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解,我思绪万千。屋顶漏雨、四面漏风,地处西北的西安四季分明,夏天酷热不低于南方、冬天寒冷不亚于北疆,没有空调暖气的草棚大礼堂,我想象着,从繁华都市、设施完备的上海交大,来到西安这样的条件下,站在讲台上的教授、坐在礼堂里的学子们是何等的感受、需要多么坚强的精神支撑?
西迁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曾留学美国普渡大学,新中国成立前夕主动回国,是中国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西迁时捐掉上海原国际饭店附近房产,一家六口来陕扎根,和其他教授一起住在交大校园内的简易宿舍,无怨无悔。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一生赤诚,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耕耘不辍,2500多名弟子中有两院院士7人。
60多年前,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说过一句话,交通大学西迁成功不成功,要十年以后看。现在看来,历史已经作出结论,因为西迁的交通大学,为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了27万名各类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骄子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异乡,奉献给了祖国。这一场中国高等教育负重前行的西迁,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它彻底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工业类院校的格局,为西部振兴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更磨砺铸造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体现了西迁人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前赴后继,让“西迁精神”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热血青春,永不凋零。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为我们引导、讲解的是西安交大学报编辑部的刘杨老师,平时工作非常辛苦,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但她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讲解中显现不出一丝疲惫。她时而激情飞扬,时而庄重肃穆,时而眼含泪花,熟悉“西迁”的每一个细节,总想把每一幅图片资料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讲解最后,她介绍说,她自己毕业于西安交大电气绝缘专业,她的老师、教授好多都亲身经历了“西迁”过程,所以她对交大西迁了解得很详细,对“西迁精神”理解得更深刻。她主动传承“西迁精神”,义务讲解三年多来,为前来参观的各种团队讲解了数百场,从未接受过任何报酬。
在新的历史时代,作为陕煤人,弘扬“西迁精神”,要结合陕煤“北移精神”。我们政工干部要心怀理想,心系家国,决不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做“深、严、细、实”的实干家,坚持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爱,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就像当年交大西迁人那样听党指挥跟党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坚持立足本职工作,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现自身价值,使“西迁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