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宽海教授学术讲座在我校举行
2007年12月25日 00:00 点击:[]
<BR> <BR><BR><BR><BR>张宽海教授学术讲座在我校举行<BR> <BR> 2007年12月13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支付结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张宽海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BR> <BR>一场题为《对Q币引发争论问题的研究》的报告。报告在财经校区八楼报告厅举行,气氛热烈欢快。<BR> <BR> 首先,赌博平台
副院长李琪教授介绍了张宽海教授的有关情况,对张宽海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BR> <BR>烈欢迎。并期望在座的同学能够认真聆听张教授的报告,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对电子商务中的实践问<BR> <BR>题,比如虚拟货币问题有更多的学习和认识。<BR> <BR> 张宽海教授首先介绍了对Q币引发争论问题的研究背景。Q币引发的在媒体上和理论上的论争,既涉及<BR> <BR>到我国互联网民族产业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一些新型的支付方式的理论研究问题。通过<BR> <BR>一系列研究,张宽海教授谈到,目前所谓的电子货币提法尚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认定电子支付形态各种<BR> <BR>方式为电子货币论据尚不充足。他还讲到,以Q币为代表的“网币”不具有货币的本质属性,各种“网币”<BR> <BR>和点卡界定为支付方式和工具较为恰当。以Q币为代表的“网币”是只具有电子支付职能这一种货币形态属<BR> <BR>性的购物凭证。以Q币为代表的“网币”是网上微额支付创新,解决了网络微额支付的成本和效率问题,有<BR> <BR>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对于网民普遍关注的“通胀”和“洗钱”等问题,张宽海教授指出,以Q<BR> <BR>币为代表的“网币”不会引起实体经济的通胀,并且认为以Q币为代表的“网币”与洗钱沾边是毫无根据<BR> <BR>的。在正确处理以Q币为代表的“网币”问题上,我们应当推动立法,打击和禁止“网币”的中介交易,对<BR> <BR>“网币”这一互联网新生事物,应本着“放宽政策、鼓励创新、建立规则、知情监管”的原则来进行处<BR> <BR>理。随后,张宽海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他所做的《以电子为载体的网上“货币形态”支付问题研究报告——Q<BR> <BR>币和其他电子货币》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同学们受益匪浅。<BR> <BR>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张宽海教授还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报告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BR> <BR> <BR>张宽海教授简介<BR> 张宽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BR> <BR>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从事信息经济管理<BR> <BR>及电子商务方向研究特别是支付结算及支付系统方面的研究。曾获四川省首届科技进步奖、四川省首届优<BR> <BR>秀论文奖、四川省首届经济政策研究等多项奖项。<BR> <BR> <BR>赌博平台
<BR>撰稿人:杨晓彤<BR>2007.12.20<BR><BR><BR><BR><BR> <BR>
上一条:赌博平台
召开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研讨会
下一条:2007电子商务高级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关闭】